后疫情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的挑战与举措
Q1
疫情之下,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工作面临挑战
❖
师资方面,外方教师来华授课及交流受限,中方教师教师出国培训和学术交流受阻
❖
教学方面,授课方式的改变对教育教学产生较大冲击,因时差原因外教课后指导等活动受阻
❖
管理方面,学生自主学习和自律性面临考验,面临语言与专业双重压力
A
✓
办学模式+授课模式双调整
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首先,调整办学模式,东财国商与英方大学重新谈判签约,由原“2+2”模式成功转型为“4+0”国内双学位模式;其次,调整授课模式,教师借助钉钉、腾讯会议等平台进行网络授课,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慕课学习等形式应用普遍。
✓
优质资源引进+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东北林业大学奥林学院:首先,引进奥大优质课程,开展教学与实验方法改革,注重形成性评价;其次,借鉴国外大学教学模式,推进Lecture+Tutorial辅导答疑制度;再次,发挥奥林学院云校园(Cloud Campus)在线教学平台优势,与奥大共建在线课程资源。
✓
网络设施完善+多方协同合作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首先,斥资扩容校园网,确保线上教学期间师生互动基本无障碍;其次,所有教学材料做到双备份,要求教师把准备好的教学资料和授课视频同时上传教学平台和学院网盘;再次,学院成立了线上教学专项工作小组,随时沟通解答师生使用方面的问题,并协助解决疑难杂症。
Q2
疫情之下,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就业质量面临挑战
❖
受新冠疫情影响,学生境外深造意愿下降
❖
高强度的专业课程使得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在报考国内研究生时缺乏优势
❖
部分学生面临学业难题,给就业工作增加了难度
A
✓
全院勠力合作,做好学生毕业保障
华中科技大学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学院:应及时调整毕业论文答辩时间节点,加大过程管理,做到人文关怀;鼓励导师指导研究生们进行大量文献阅读,为研究生完成好个人培养计划的科研环节做好充分准备;联合导师为学生提供替代方案,用模拟研究和数学分析等手段弥补实验数据的不足;邀请知名学者以“云讲座”形式作专题学术报告。
✓
以疫情速应为重心,提升就业质量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实习就业指导中心迅速研判,第一时间创新推出“云就业”全程化指导服务。学院推出系列线上招聘会和宣讲会;使用视频互动直播的方式进行“职播间”行业咨询活动;调整“职来职往”栏目;开设“求职周报”;召开未就业毕业生网络家长会。齐心协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优质就业。
✓
聚焦全程规划,突出合力育人成效
浙大城市学院怀卡托大学联合学院:按照早规划、早引导的理念,针对不同年级,分阶段、有侧重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大一开展新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大二、大三开展具体的职业规划指导,量身定制学生专属职业发展方案;大四协同一切力量帮助学生实现大学阶段发展目标。
✓
因势利导,精准施策,保障就业
华中师范大学伍伦贡联合研究院:通过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和考察相关领域企业,增强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专业认同感;邀请知名企业负责人、行业精英和优秀校友开展职场经验讲座,提升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就业政策宣讲、公考模拟测试和求职面试培训等活动;举办就业经验分享会、就业典型宣介。
Q3
疫情之下,跨境教育交流活动面临挑战
❖
疫情给教育对外开放带来不确定性
❖
疫情阻碍留学生群体的跨国流动,同时也加大我国海外教育领事工作的压力
❖
教师的合作交流与科研拓展面临“进不来、出不去”的困境
A
✓
构筑“在地国际化”长效机制
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一方面,进一步按照教育对外开放的战略要求,扩大开放,积极引进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要着力于探索建立在地国际化办学基地,提高在地国际化办学水平。进一步吸收国际办学优势与特长,与国内办学优势相结合,探索出适应中国教育的高水平在地国际化办学机制。
✓
构建中外合作办学网络化平台
北京外国语大学与英国基尔大学合作举办外交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这一契机,构建中外合作办学网络化平台,打破时空界限,实现信息实时共享,促进高校与国际学术界的联系。通过举办“线上学术会议”、“线上交流论坛”等方式打破学术交流的时空界限,拓展交流渠道,实现参会者间的实时交流。
责编 | 郭玮
审核 | 梁秋莎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联席会秘书处
东北财经大学跨境教育研究中心
本文地址: http://www.mba-uibe.cn/xinwendongtai/20220417/710.html
本站名称:中外合作办学硕士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