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0日下午,中国农业大学举行了“新格局下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国际论坛”。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陈大立、北京市教委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董川、我校副校长杜太生出席并致辞。与会领导、专家聚焦“共享·包容·提升”,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实践分享,充分交流经验、拓宽视野,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应对全球问题和共同挑战,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为推动全球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论坛是国际学院建院3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科罗拉多大学(丹佛)、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萨里大学、普利茅斯大学、赫瑞瓦特大学、德蒙福特大学等6所合作院校,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14所高校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等机构的领导、专家及师生100余人出席论坛活动,论坛由国际学院院长李道亮主持。
在致辞中,陈大立副司长强调,我国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希望大家更加主动地适应新形势新发展,以国际化人才培养为核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通过强强联合、优势对接,打造高水平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为探索解决人类共同挑战贡献智慧和力量。
杜太生对长期给予我校中外合作办学指导和支持的上级部门、远道而来的国外合作伙伴高校、国内兄弟院校的领导和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说,中国农业大学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先行者之一。30年来,国际学院在中外合作办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进入新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鼓励国外高水平理工类大学来华合作办学”的方略。我校要遵循这一指引,努力在新形势新格局中取得新作为和新突破。期待以这次论坛为起点,汇聚智慧,共谋发展,探索出符合时代需求、彰显中国特色的中外合作办学的新路径、新模式,实现教育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目标。
论坛期间,聚焦新形势下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科罗拉多大学(丹佛)教务长兼常务副校长Constancio Nakuma、俄克拉荷马大学教务长兼副校长Jeanette Mendez、萨里大学副校长兼工程及物理学部常务院长Bob Nichol等国内外八所高校领导或专家先后作了主旨发言。
在交流讨论环节,参会代表围绕论坛主题,交流了对国际化教育历程和现阶段发展的认识与思考,并就应对机遇和挑战,增进合作办学高校间互信和包容,加深合作、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以及不断提高合作办学项目资源投入和创新,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合作等话题充分讨论并达成共识。
附 论坛嘉宾主旨发言精彩要点分享
1. 科技赋能助推高等教育国际合作
科罗拉多大学(丹佛)教务长兼常务副校长Constancio Nakuma教授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应对国际教育带来了的不同文化背景、教学管理和教学内容的融合等挑战提供了助力,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先进技术提升国际化教育的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2.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行动
宁波诺丁汉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董洪波教授从“创新创业的教学与科研”、“学生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紧密结合”、“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分享了宁波诺丁汉大学高质量发展的行动和做法。
3.国际教育合作的全球影响力
4.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与探索
5.萨里大学的跨境教育实践
6.湖南农大国际合作人才培养的探索
7.积淀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内生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8.学生支持体系与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