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中外合作办学始于2005年,办学层次从最初的商务管理专科至2012年升级合办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合作学校历经英国斯坦福夏大学、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双方联合制定规范、科学、合理并具国际先进性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组织实施教学任务,落实培养计划,严格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17年来的中外联合办学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逐渐凝聚成了一支优秀的多元文化教学队伍。
在当前国际人才竞争激烈、价值观多元渗透的现状之下,课程思政融入中外合作项目的课改迫在眉睫。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如何讲好、讲活中国故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中外合作办学培养的方向问题。
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文化引领、讲好讲活中国故事的总体目标,建立了中外合作办学的“新商科课程大思政新媒体三重融合”国际人才培养体系,夯实新商科课程思政内涵,创建激励及保障机制,为党和国家培养既具有专业能力和国际视野又具有家国情怀与时代责任感的国际化高层次人才。
构建“新商科课程大思政新媒体融合”国际人才培养体系
站位大格局、提升高规格,依据新商科要求,整体重构专业规划蓝图
百年树人,人才培养务必立足中国、面向国际。学院在广泛涉猎先进管理学理论与经验的基础上,汲取中华优秀文化精髓,在向全球输出人才的同时,输出文化与理念。学院通过在知识体系、文化体系、组织体系上对商科课程进行整体规划,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整合全球先进科学技术,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建了专业蓝图。
建立新模式、总结新理念,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新商科新媒体融合体系
在整体推进与实践过程中,首先建立模式,进而总结为理念,逐渐升华成理论,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商科课程文化融合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学院充分利用中外合作办学的经验及优势,整合教学骨干、外教群体、思政人文哲学教师、退休老教师群体,形成教学改革共同体。重构教学内容,充分发掘中华文化内涵及红色文化背后的博爱、善真、普惠故事,翻译成有温情的英文插曲、片段,形成有特色、有故事情境的教学案例。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自信力,将学生培养成有涵养、有温度的人才。保证课程内涵与大思政相通,新商科与新媒体相连,成为可资借鉴的精品范式。
创建具有丰厚人文内涵的新商科课程知识库与经典案例库
重组改造课程为主题教学
学院重组主题专题教学,每个主题下设置若干专题,每堂理论课、每门实践课不只教授技能,还融入有“大思政”的故事,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涵养培育。将故事演绎成润滑剂,润物细无声。在学艺之时融入思想、理想,才能培育有情怀温度、有文化底蕴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接班人。
构架双语型微课程群落及开放课程MOOC
在前面的基础上,学院将所有课程形成的主题/专题知识点,精心打造成微课群,将思政故事编译成英文故事与英语情景剧,建立对应的慕课MOOC及私播课SPOC,全程双语教学。归纳总结提炼相应的经典案例库与思维训练题库,形成储备精良的教学资源,并编写与之对应的立体化教材,影响更多学生。
建立有活力的激励措施及可持续的保障机制
占领新青年新媒体接受的融媒体平台
在整体知识重构的过程中,务必要引入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通过新时代青年群体的新视角,转换成图形图像、漫画动画的新媒体双语形式,作品融入思政智慧形成知识艺术品,积累成册,聚沙成塔,讲好讲活知识背后的中国故事,从宇宙观、宏观、中观、微观四个层面建立课程思政谱系。借助于年轻人喜爱的B站、抖音、快手等门户平台,打造新商科智慧文化“网红”,占领融媒体阵地。
建立完善激励与保障措施
为保证在完备的资源库基础上,整套体系运转形成活力,引入全程多元评价反馈法,让师生既是资源的实践贡献者,又是知识的受益者,也是文化的推动者。从教师层面,科研上融入思政建设创新给绩效、教学上融合思政教育奖系数、对外交流上职称提升中赋政策。从学生层面,注重通过博雅教育和通识教育中的理性道德因素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施加影响,培养道德情感。拟建立多元评价评估反馈机制,通过在社会服务、公益活动、社团友情、“双创”互助等维度对学生进行评测,建立德育积分银行和奖惩措施,激励学生立德成才。
(张惠琴 淳伟德 陈旭东)转自:中国教育报